近年来,永春县立足山区防汛减灾实际特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不断健全完善临灾预警“叫应叫醒”机制,明确谁预警、谁发布、谁“叫应”,实现预警、“叫应”和响应一体联动、相互支撑,有效应对了今年入汛以来7个暴雨过程、13个强对流天气和2个台风影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互联+互享”,预警信息畅通到位。一是建立通信联络制度。汛前,及时调整充实县乡村三级防汛领导机构,建立起横向到达部门、纵向直达村(居)一线的通信联络制度,将县乡村三级防汛责任人624人统一纳入通讯录,做到全覆盖、无遗漏。为灾害高风险村(居)配备的54台卫星电话均处于100%在线状态,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即时“叫应”到各级责任人。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牵头,会同县气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等部门建立健全极端天气会商、水雨情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响应及临灾“叫应叫醒”等数据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联动机制。今年来共召开会商部署会、调度会16次,获得各类共享信息数据62条。三是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组建部门、乡镇、村、信息员四级联动微信工作群,打通汛情灾情传递“最后一米”。按照“就近、快速响应”原则,将县域划分为东、中、西等三个片区,整合、预置“消防救援、防汛抢险、道路抢修、电力抢修、通信抢修”等应急力量93支1067人。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各乡镇碰到需要协调解决的灾情险情,直接联系片区负责人同时上报县防指,由片区负责人优先协调处置,做到第一时间现场处置、第一时间恢复。
“统筹+统领”,预警体系建立到位。一是明确预警分类。县防汛办统筹发布各类风险防范提示信息和防汛工作指令;县气象部门负责发布暴雨预警信息;县水利部门负责发布山洪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县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做到各类预警信息发布早、快、准、广、实。二是明确预警对象。橙色预警信息“叫应”到县防指有关成员和受影响乡镇、村(居)防汛责任人。红色预警信息“叫应”到县防指指挥长、全体成员,受影响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村(居)主干和435户1585人的建档立卡群众。三是明确预警方式。预警发布主管部门通过微信群、短信、传真、电话等多管齐下开展预警“叫应”工作。县防汛办通过电话、微信群、视频会议、点对点指挥调度重点防御工作提示函、联合预警短信等一种或多种方式对受影响乡镇防指进行预警“叫应”。今年来,累计发送预警短信187条、传真125份,在实现预警信息迅速有效传导、指导基层及时组织群众避灾避险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叫应+叫醒”,预警响应即时到位。一是加强响应联动。当县气象部门发布暴雨橙色预警(Ⅱ级),县防指同步启动防暴雨Ⅲ级应急响应,第一副指挥长坐镇指挥;当县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红色预警(Ⅰ级),县防指同步启动防暴雨Ⅱ级应急响应,指挥长坐镇指挥,根据会商研判情况必要时提级响应;当接到洪水、山洪灾害风险、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红色预警信息后,县防指及时组织会商研判,立即跟进部署相关防御工作。今年来,永春县共启动应急响应9次,调整应急响应6次,做到精准应对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灾害。二是加强部门联动。预警发布主管部门落实监测预警责任,发挥“叫应”主体作用,建立面向公众和防汛责任人的两条预警主线,广泛发布预警和安全警示信息,引导公众远离危险区域,主动转移避险;督促指导受影响乡镇、村(居)和本行业系统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县防指其他成员单位收到预警信息后,按照预案要求,落实本行业系统防范应对工作。三是加强属地联动。受影响乡镇强化属地主体责任,压紧压实防汛救灾县、乡、村“包保”责任链条,面对橙色、红色高级别预警时,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响应到位、防范应对到位,打好坐镇指挥、靠前督导、一线包保等防汛救灾措施“组合拳”。今年来,累计下沉干部12714人次,转移受灾群众13236人次,并加强已转移群众的管理与服务,灾害风险未解除之前,严禁群众盲目回迁,确保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