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防指总指挥王永礼到省应急指挥部会商调度,并视频连线沿海六市一区防指,进一步分析研判台风发展趋势和影响,细化部署防御工作。
台风“丹娜丝”10时中心位于台湾鹅銮鼻西偏南方向约405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热带风暴级),预计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偏北转北偏东移动,逐渐向台湾岛西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带沿海靠近,强度逐渐增强,最强可达台风级(12~13级,33~38米/秒)。受其影响,今明两天台湾海峡将有显著风浪过程,我省沿海地区也会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为切实做好台风“丹娜丝”防御工作,省防指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地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要主动研判、提前部署,按照台风正面登陆做好防御准备。沿海“六市一区”市、县、乡主官及负有防台风任务的部门要取消周末双休,加强值班值守,确保有情况及时调度处置。要密切跟踪台风动向,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有序组织调度好本地区防台风各项工作。应急、气象、海渔、海事、水利、自然资源、住建、交通、宣传、文旅等部门要密切联动配合,形成防台风工作合力。
二、加强监测预警。各级气象、海洋渔业部门要加密监测,滚动研判台风动态及影响,精准预报风情、雨情、海浪、风暴潮,及时向沿海地区、防台风重点部门发布预警,情况有变化,要第一时间“叫应”到防台风重点责任人。沿海地区防汛办要密切关注当前海上台风发展趋势,组织相关部门加强联合会商、联合值守、联合调度,及时跟进调整部署和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
三、落实重点防范。(一)海上方面。渔船渔排,沿海各地要按省防指和海渔部门部署要求,有序组织好海上作业渔船回港避风,确保在时限内百分百撤离完毕。位于台湾浅滩渔场、闽南渔场和闽中渔场的海上作业渔船要于5日18时之前全部就近到港避风;位于闽东渔场、闽外渔场和钓鱼岛海域的海上作业渔船要于6日10时之前全部就近到港避风,有序停靠并做好锚固等工作,船上人员全部撤离上岸。全省沿海养殖渔排上的非劳动力人员要于5日18时全部撤离上岸,全省沿海养殖渔排上的劳动力人员要于6日10时全部撤离上岸。转移撤离到位后要加强渔港码头、乡镇管理船舶和海上垂钓活动管控,严防船只、人员擅自出港。海上船舶,海事部门要加强预警预控,调度管辖水域过往船舶落实好防台风措施,交通、海事部门要指导沿海港口企业、海上客渡运航线及施工作业平台,适时落实恶劣天气停业、停航和停工措施。
(二)沿岸方面。暑期是滨海旅游旺季,本次台风影响过程正值周末,文旅部门及沿海各地要格外重视涉海涉岛旅游项目及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通过景区预约平台、旅行社渠道等多途径发布台风预警相关信息和旅游安全提示,加强滨海景区景点、沙滩浴场、海岛旅游、网红打卡点等重点区域的巡查排查,必要时针对可能的风浪影响,视情关闭、劝返游客、加强管控。住建、交通等部门以及沿海市县要督促沿海在建工地、水上施工项目提前排查风险隐患,落实好防风防雨等安全防护措施,必要时关闭关停,撤离作业人员。
(三)暴雨防范方面。要充分做好局地短时强降雨的防范准备,组织力量排查地下停车场、地铁隧道、低洼路段等易涝点,提前疏通排水管道,安排专人值守,必要时候预置排涝力量。要加强降雨期间易积水路段巡查和交通疏导,及时采取管制措施,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群众出行安全。要对山洪沟、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巡查,落实专人值守和群测群防,落实高级别预警“叫应”措施,果断转移受威胁人员。
四、做好应急准备。沿海市县两级防指及相关部门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进入台风防御工作状态,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有情况第一时间报告省防指。受台风影响地区,凡是承担防台风工作职责、防汛包保责任人都要坚守岗位、及时下沉,根据指令安排落实好各项防御措施。海事、海渔、交通等部门要提前调度,预置搜救船舶、直升机等海上专业救助力量,确保海上发生险情能第一时间处置。
五、加强宣传。宣传部门要组织新闻媒体,广泛播发台风预警信息和公众防御指南,提醒公众主动防灾避险,营造全社会共同防抗台风的良好氛围。要做好信息发布,通过官方媒体、政务新媒体等权威渠道,及时、准确发布台风动态、防御进展,让公众及时掌握台风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