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管理报]福建省委、省政府实施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时间:2025-08-26 18:22

福建省委、省政府实施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百场培训百场演练 培育“应急响应第一人”

 

■本报记者 沈良坤

“平常我们系统学习应急管理业务知识的机会比较少,通过此次培训,我对常见灾害与应急行动安全策略、灾害应急处置流程等课题有了深入了解。”近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举办2025年福建省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公众应急能力培训班,永定区高头镇高北村党支部书记江槐君在课后研讨小组会上表示,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

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印发后,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于今年初部署实施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并将其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如今,福建以提升工程为抓手,推动组织开展100场公众应急能力培训、100场基层应急演练,全力培育“应急响应第一人”。

锁定关键群体

福建省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灾种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特别是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地质等灾害偏重,加上安全生产仍需治本攻坚,社会面安全风险较大。这些都对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出迫切要求。

如何破题?以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为牵引,福建省今年重点部署、加大投入,启动了提升工程。通过制定《2025年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2025年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该省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实施内容、资金安排、实施步骤、责任单位等,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从严把控,确保提升工程不跑偏、不走样。

《实施方案》明确,原则上安排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实施10个市级项目,安排82个县(区)和遴选的8个开发区、高新区、投资区实施90个县级项目,共100个单位参与建设。《实施细则》按照“紧贴实际、因人施训、分类实施”的原则,要求100个单位实施公众应急能力培训。培训分为理论授课和现场实操两部分,涵盖防汛防台风、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以及森林火灾处置等内容。

“对于谁参加、谁授课、培训什么,都要提前统筹考虑和安排,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避免看似什么都教了,结果大家什么都没学到。”福建省应急管理厅人事处处长陈效庆表示,培训目的是提高公众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让大家成为“应急响应第一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

陈效庆表示,村(社区)干部是今年重点培训的对象。培训紧扣该省自然灾害特点,努力让基层干部在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此外,福建省鼓励各级自筹资金,增加培训人数,扩大培训覆盖面。

以福州市为例,在该市开展的基层应急能力提升专(兼)职骨干培训中,542人分专业、分批次参加了实战培训。每场培训为期5天,均以“大班理论+小班实操+实战演练”的形式开展,实现了村(社区)干部培训全覆盖。

龙岩市上杭县则采用“理论+实操+研讨”模式,组织全县344名村(社区)干部参加培训。“培训系统全面,无论是灾害风险隐患辨识,还是应急处理程序、应急救援技能等,老师都有讲到。”上杭县官庄畲族乡七里村安全协管员蓝杭辉说。

解决紧迫问题

如此大规模的培训,质量如何保证?福建省为此扩充智囊团,邀请省内高校及应急管理领域专家开展帮扶指导,以解决基层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确保培训质量。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联合福州大学、厦门大学、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等院校,采用“省厅出纲、基层点题、高校备课”模式,针对基层需求,成立课题组。课题组聚焦理论授课重点难点开展专题研究,统一教学标准,推动高校师资下沉基层一线授课。课题组编制了公众应急能力培训资料,提炼归纳基础知识,为基层开展公众应急能力培训提供标准化教学资源支撑。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深入调研,了解当前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最紧迫、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靶向指导服务。例如,针对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提升需求,该厅在对全省队伍现状进行摸底后,重点了解队伍专业结构与能力短板,将培训内容锁定为防台风防汛应急救援(水域救援)‌、‌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森林火灾扑救与逃生等方面技能。该厅还根据各地自然灾害情况及经费分配情况,细化了培训对象和名额。

各地因地制宜,搭台子、出点子、找路子,以多样化培训积极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以泉州市永春县为例,该县公众应急能力培训实行“4221”模式,即4场专题理论授课,内容分别为灾害预警研判、突发事件信息报送、风险识别及应对、应急处置流程;2轮学习研讨,围绕村级应急预案优化、应急物资网格化管理2个议题分别展开“头脑风暴”;2场演练,包括山体滑坡、民房火灾应急处置演练;1场考试,县安委办组织结业考试,实现“培训—考核—应用”管理闭环。据悉,通过开展培训研讨,该县已收到36条可行性建议。

泉州市丰泽区在公众应急能力培训中,围绕台风、暴雨等灾害特点、规律,组织学员进行分析,并通过“案例复盘+经验提炼”方式,开展互动交流,促进学员间跨岗位应急能力互补提升。

提升综合能力

“泉安使命-2025A”演练聚焦强对流灾害天气应对、“泉安使命-2025E”演练聚焦防御台风、“泉安使命-2025H”演练聚焦防范强降雨……在全省100场基层应急演练中,泉州市聚焦防、抗、救一体衔接,着重围绕预警“叫应”、指挥联动、防范对策等关键环节,检验应急处置综合能力,收效显著。

为增强100场基层应急演练的针对性、实战性和实效性,福建省提出“三个坚持”,即坚持问题导向,以预案为基础开展演练,验证预案、完善机制,进一步规范救援流程;坚持实战标准,注重需求牵引、真演实练,强调构建真实场景;坚持重点突出,突出重点风险领域、重点环节,针对性设计演练项目和科目,特别是聚焦“三断”等极端场景,突出专业指挥、专业救援和新装备、新技术的运用。

针对不同演练场景,该省分别明确工作标准,为基层规范化开展应急演练提供精准指导。同时,按照“省带市、市带县(区)、县(区)带乡镇 (街道)”模式,该省积极开展“演练送基层”等活动,鼓励开展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联演联训,着力提升基层防、抗、救综合能力。

“这也是提升工程的一大特色,讲究上下联动、一体推进,一起练指挥、练协调、练保障。”陈效庆说,福建省应急管理厅正着力打造“闽安-2025”系列省级演练品牌,已部署5场省级演练,以此倒逼市、县、乡开展实战化演练,全力推动“送演练下基层”活动。

近日,福州市马尾区安委办协助亭江镇开展汛期应急演练,充分考虑该镇实际特点和暑期、汛期风险,具体围绕火灾扑救、人员转移等5个科目展开,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我们通过细化目标、分解责任,逐月逐季跟进提升工程实施进度。”陈效庆介绍,该厅已建立提升工程评价体系,通过对各环节进行全程跟进、指导服务,努力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提升工程不跑偏、不走样,让群众能真正受益。(2025年8月26日1版刊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