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福州“减灾‘趣’科普 榕城共平安”2025年国际减灾日宣传科普活动,旨在采用“1+N”科普模式——1场线下科普市集、多组主题互动游戏、多组主题打卡墙、多项自救互救技能教学展示,让市民在运动和游戏中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活动现场设置了共创打卡区、运动科普市集、科普知识互动区、自救互救学习区、减灾知识打卡区等,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
绿色应急社区:市民在墙上签字打卡,写下防灾减灾等应急宣言;游戏互动区:亲子互动成长岛(一锤定音砸气球)、少年挑战训练营(趣味袋鼠跳)、白领能量补充站(原地踏步挑战)等游戏,人气十足;科普知识互动区:小朋友在“一起灭火套圈”“大家来找碴”等游戏中学习防灾减灾知识;自救互救学习区:福建麒麟救援队现场教授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发布了福州应急避难场所互动地图,标出了各区应急避难场所所在位置及数量。据悉,目前全市已建成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站170个,建有自然灾害避灾点(室内应急避难场所)3090个,室外应急避难场所202个。
此次活动是福州推进防灾减灾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福州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完善“大预防、大应急、大救灾”工作模式,努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构建安全发展新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69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