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是自然灾害高发期,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大局。永春县应急管理局聚焦核心环节强化防汛调度,全面提升防御能力,筑牢全县安全防线。今年以来,全县启动应急响应9次,成功应对5个暴雨过程、17个强对流天气过程及5个台风影响,确保了安全度汛。
织密“预警研判链”,构建调度决策根基。县应急管理局联合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健全多部门会商机制,严密监测雨情、水情、汛情变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度分析数据,精准预测洪水时空分布与强度,为调度决策提供坚实科学支撑。根据不同区域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特点,制定差异化防汛预案,明确职责分工与应急措施。依托水库自动测报、智慧水利及山洪监测预警平台,通过指挥中心大屏实时监测全县主要河道、中小型水库及道路交通实况,大幅提升预警响应效率。今年以来,累计召开会商部署会20次,发布预警短信46.56万条,发送明传电报23次,牢牢掌握防汛主动权。
贯通“隐患排查链”,夯实调度管控风险。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力量对全县水库、堤防、涵闸、山洪灾害易发区、地灾隐患点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县防指抽调水利、自然资源等单位组成4个检查组,深入22个乡镇及重点防洪工程单位进行汛前安全大检查,摸排隐患45个,建立台账闭环管理并全部整改到位。强化对在建水利工程、涉河项目的监管,督促建设单位严格落实度汛措施。对高陡边坡、低洼地带等风险点设置警示标识,加强巡查监测,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通过全面排查,精准掌握全县危险区域人员2068人,明确转移对象、责任人和地点,为应急转移调度提供精确数据支撑。
锻造“应急响应链”,提升调度救援效能。整合消防、武警、专业抢险等力量,组建1支30人的县级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服务队,统筹管理全县交通、电力、通信等各类抢险队伍355支3635人。定期组织防汛应急演练,覆盖群众自主转移避险(参演820人)和强对流灾害基层综合演练(县乡村280余人参与),模拟多场景实战,锤炼队伍快速反应与协同作战能力。强化物资储备管理,遵循“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足量储备橡皮艇41艘、救生衣2711件、救生圈1518只、麻袋1.2519万条、编织袋15.523万条等物资,建立台账定期维护,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今年以来,高效调度避险转移工作,累计下沉干部10705人次,转移群众350人次,实现灾情零伤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