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厦门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灾后民生救助和恢复重建桌面推演”,以实战化方式检验预案、磨合机制,全面提升重大灾害灾后应对处置能力。
演练以第九号台风致灾为模拟场景,设定厦门多区遭遇山体滑坡、城市内涝、农房损毁等复合型灾害,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演练严格按照“灾后恢复准备、恢复实施、总结验收”三个阶段推进,各参演部门协同完成灾情核查与评估、基础设施抢修、农业生产恢复、住房重建验收等25项核心任务,全程还原灾后救助与重建工作全流程。
为突出实战导向,演练创新设置“应答”环节。主持人聚焦灾后处置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抛出“如何精准识别并优先保障特殊困难群体”“临时安置点突发群体集体性腹泻事件如何快速处置”“怎样督促巨灾保险高效开展理赔服务”等22项“灵魂拷问”,市应急管理局、民政局、财政局、交通局、资源规划局、住建局、市政园林局等18个市防减救灾委成员单位和2个涉及的区结合职责快速响应、精准作答,清晰阐述处置流程与应对方案。演练最后,还设置拓展提问环节,涉及“统筹资源恢复同安区农业生产”“建立灾害风险隐患动态清零机制”等4项工作,由市应急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同安区等有关单位进行作答。指挥部领导对照预案要求与实战标准,对各部门应答情况展开点评打分,直指问题短板,明确优化方向。
演练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灾后救助重建的重要性。灾后工作关系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关系民生利益和民心向背。桌面推演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通过模拟灾情变化、资源调配、应急处置等现实场景,提前发现预案中存在的“盲点”“堵点”。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在本领域本行业建立主要领导牵头的民生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落实本区本部门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有效应对民生救助和恢复重建中的各种复杂局面。二要强化协同联动,确保灾后恢复重建措施落地见效。灾后民生救助和恢复重建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盯灾后重建规划建设、民生设施、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等重点环节,紧盯群众反映关切的切身利益问题,充分发挥镇(街)村(居)的一线作用,形成 “上下联动、左右协同” 的工作合力,确保灾后恢复重建措施落地见效。三要注重成果转化,把推演经验转化为实战能力。桌面推演的价值,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要“真模拟、实演练”,通过演练检验指挥体系是否顺畅,责任分工是否清晰、资源调配是否高效。市防减救灾办要认真梳理这次推演中暴露的短板,建立问题清单台账,立行立改,优化工作。各区各部门要把推演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强化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都熟悉“干什么、怎么干、跟谁配合”,确保实施意见中的“纸面要求”转化为“实际能力”,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本次实战演练,有效检验《厦门市灾后民生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意见》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完善部门间联动协同机制,提升全市在重大灾害后统筹推进民生救助、基础设施修复、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的综合能力,为筑牢城市防灾减灾防线奠定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