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主汛期临近,惠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坚持“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原则,通过“三化发力”构建防汛安全体系。截至当前,全县已形成覆盖责任落实、隐患整治、应急保障的全链条防汛格局,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责任体系立体化,拧紧防汛“责任阀”。县防指动态调整指挥部成员,实现水利、自然资源、气象等关键部门全覆盖。织密责任网络,建立“县-镇-村”三级责任人清单,对重要江海堤防等重点部位实行专人管理。推行“1+12+218”预案体系,出台县级总体预案,指导修订镇级预案、村级预案,配套编制水库调度运用计划,确保预案到村、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建立危险区域转移对象“一户一档”数据库,实现精准化转移安置管理。
隐患排查动态化,织密风险“防控网”。部署开展2025年汛前安全大检查暨风险隐患大排查工作,采取“乡镇及部门自查+县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复查+县防汛办抽查”的模式,以责任体系、防汛预案、预警预报、队伍物资、工程设施等为检查重点,通过“看、核、问、查”的方式开展拉网式排查。同时对检查出的主要防汛薄弱环节、风险隐患进行通报,建立隐患清单台账,落实整改措施,实行闭环管理。
应急保障智能化,筑牢救灾“生命线”。整合预置县级抢险救灾队伍、镇村救援队、社会救援队等各类抢险队伍,构建“1+21+230”救援梯队。通过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为各有关镇、各队伍配备了防水头灯、橡皮舟、遥控救生圈等水域救援装备,并组织配发装备培训。收集汇总防汛相关数据,编制《防汛工作手册》,同步更新应急指挥平台信息数据,实现“一册查询、一键调度”。同时,安装防汛防涝风险点视频监控系统,对天通卫星电话联调测试,视频会议系统24小时待命,打造“云端+实地”立体化指挥网络,有效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